考研结束后如何合理安排复习时间

考研结束后,复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。但无论是得到理想成绩还是失利,多数考生都会考虑复习的问题。以下就考研结束后如何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进行探讨。

一、考研成绩和复习情况

如果考研成绩达到预期,并且此次复习做得充分,在之后的复习时间可以适当减少。因为这时候需要复习的主要是专业实践能力。因此,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实践、教育、自我修养和准备找工作上。

二、考研成绩达到标准但准备不充分

如果考研成绩令人满意,却感觉准备不充分,可以考虑在这段“考研复习时间”里重新把知识体系理清。也可以针对备考中发现的问题选择重点,逐一加强,例如数学中的某个考点,平时口语表达还不够流利,象征单词看得还不够熟练、作文写作还需要提升等方面。

三、考研失利

如果考研成绩不理想,可以调整自我情绪,放宽心态,重新审视有关自己的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办法。这个时候的复习时间要就多,或更有针对性地回归其中存在的劣势,从而总结出针对自己的更有效地复习方法。另外,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,在英语、政治、音乐、历史、艺术等领域拓展学习,以增强自己的内涵是值得一试的。

四、研究生第一年复习

对于即将进入研究生的学生来说,建议对新学期的内容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充分的计划。尤其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,需要严密规划好新整体的考试时间表,主动去适应间新环境并确保新知识的消化和总结。

五、复习的思维导图

以下是备考时参考的思维导图,以供广大考生参考。

1.英语科目:

词汇量:分类练习,记忆熟练度上升

语法知识:用语学习常见语法,语感自然

阅读理解:适当增加阅读量,学会语言表达的技巧

写作能力:“大小作文”兼顾,进行“多长时间写一个作文,成功率为百分之多少”的定量公式练习

2.数学科目:

基本运算能力:举一反三,分解题目,分类训练

理论实战:结合相应的教材,增加练习量

基本临场发挥:增加模拟测试,调整答题思路

3.政治科目:

法律法规基础:着重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

实战能力:过后做题,大量演练,并阅读时政新闻

历史框架和思维习惯:对于特定的领域,完整有序的建立知识图谱并有针对性地增加复习量

4.专业课程:

基础课程:针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方法,着重理解,消化,在此基础上适当地“跨界泛学”

提高课程:深入了解、快速掌握、归纳并解决相应的问题

表达和 实际的练习:学以致用,成果展示,定期交流

通过合理规划时间,建立具体复习计划和精细发扬执行,可以大大提高升学的成功率,并更好地促进自己学习方法和怎样解决学习困难等方面的能力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评论

最近发表